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与AI合作而不是被AI取代,第二届交互设计国际会

近日,第二届交互设计国际会议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召开。会议以“交互哲学启蒙,数智赋能前沿”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浪潮下交互与体验设计的哲学本质、技术边界和未来方向。会议分为“通信哲学·AI启示”、“通信前沿·AI协同”、“体验与使用·AI驱动”和“系统智能·AI创新”四个主要板块。会议通过主题演讲、主题报告和圆桌讨论,界定了交互与体验设计的哲学本质和功能定位,反思了该领域的教育与培训模式理念,洞察行业创新趋势。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设计专业负责人楼永琪指出,当机器开始具备智能时,“人机共生”愿景的哲学基础、技术应用、管理政策、可能场景以及更实际的实践探索都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实际的实践探索。他呼吁学术界和产业界超越只服务于人类需求的盲目思维,正确运用人工智能和设计思维,更加积极、全面地应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该领域的顶尖学者分享了他们的前沿思维和研究技巧。作为中国第一位重大交互设计创始人,辛X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梁阳清晰地诠释了什么是“与AI合作”,而不是“被AI取代”。他强调,拥有知识和经验储备就是要“提出正确的问题”,并以良好的意愿开启人工智能对话。他认为欲望不是一个静态的起点,而是一个在互动中流动、成长并最终实现的过程。这就是英特尔交互设计恶劣天气的主要魅力和挑战,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华先胜教授发表了题为《工程智能操作系统的创生设计》的演讲,提出“技术工程”不是“工程+智能”的简单叠加,而是能够大规模赋能各学科的新范式。他表示:现实世界存在很多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也很丰富,但c真正大规模实施的应用仍然有限,而且远没有像办公室和视觉工作室那样易于使用。他还提醒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危险:入门级工作被取代、认知退化和注意力被算法思维控制。他建议用技术通过“共生智能”来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让人类和人工智能在不断的互动中共同成长,而不是让人类独领风骚。除主题演讲外,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蒙弗雷泽大学、意大利尤尔姆大学、巴西马拉尼昂联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十余位专家进行了主题演讲。华为人机交互实验室、中科院软件所、世界可用性日等科研机构,探讨了新型交互界面的演进和AI赋能。带来了体验分析、人机协作与装备智能、智能设计等丰富的专题报告。创新方法、互动生态系统。原标题:《与AI合作而不是被AI取代,第二届交互设计国际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专栏编辑:陆子华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张炯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如有,包括图片、视频)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