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5年学术选举结果揭晓。上海新增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全部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中国科学院:新增3名院士 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公布了2025年学术选举结果,共有7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年,上海共有3位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化学系,1964年出生)张万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和不对称催化、药物和基础物质的高效合成方法。行业基础技术取得突破成功合成了抗疟药青蒿素、抗病毒药瑞德西韦、抗癫痫药布瓦西坦、抗结核药贝达喹啉以及多种香料薄荷醇等多种手性化合物,并完成了技术转让。其中,薄荷醇和布瓦西坦的高效不对称催化加氢合成工艺分别被万华化学和东方制药采用,并建成了工业化生产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生命科学与医学系,1961年出生)教授、消化内科资深专家方敬元,最早证明胃肠菌群可用于胃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测,并提出了新的诊断和手术思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治疗胃肠道癌前疾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d 用传统医学阻断癌症的发展,为胃肠癌的一级预防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他进一步分析了胃肠道癌症的发病机制。周健(生命科学与医学系,1967年出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病专家、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从事肝癌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迄今为止,他已完成10000余例肝脏肿瘤切除和肝移植手术。他在肝癌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手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肝癌的诊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确立了我国在肝癌临床和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工程院:今日上午上海新增4名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f Engineering发布2025年学术选举结果,共有7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今年,上海共有四位科学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陈勇(机械与运载工程系,1967年出生),从事民用喷气客机领域的研究。自2008年起担任C909系列飞机总工程师。皮南谷和带领技术团队实现了国产喷气支线客机的首次商业运营和产业化阶段,为国产喷气支线客机的技术发展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张文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1963年出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编码与通信、宽带无线传输等。、系统芯片设计、媒体网络集成。曾担任国家高清电视专家组成员、高清电视功能样机系统项目总组长。 199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字高清电视功能电视样机,为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化工程奠定了技术基础。孙保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工程、冶金与材料系,材料工程系,1963年出生)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及凝固技术研究。研究成果为航天重大装备、重大特高压输电工程、集成电路和芯片制造等发展提供基础金属材料。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土木水利建筑工程系,1963年出生)主要研究方向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结构、钢结构抗震;打击爆炸工程和反恐安全。创建了钢结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突破了地震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使用的限制,开发了一系列大型节能减震钢构件。成果应用于上海世博会永久场馆、北京奥运场馆、虹桥交通枢纽、浦东机场、中国博览中心、中国商飞大型航母、上海中心大厦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社交媒体平台和专业人士网易HAO用户上传并发布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