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增25名“企业院士”,彰显行业科技实力

11月21日,2025年两院增选院士结果正式公布,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有7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7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共有22名来自中小企业的专家当选为两院院士,3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连玉波、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贤波。来自企业的研究人员当选为学术界人士。但新学者的比例却非常高,特别是中国工程院71名新学者中,有22名来自企业,超过30%,这是前所未有的,显示出工业界在工业应用研究领域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中国工程院在学者选拔中,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和科技创新引领新生产力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布局,制定了学者选拔指南。今年4月,在两院增补院士选举启动时,中国工程院明确2025年增补院士总数不超过100人,并特别指出:“8个名额主要用于支持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候选人”。企业创新科技力量越来越强,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连玉波为例。现任比亚迪董事长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其职业生涯涵盖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上汽仪征汽车公司等。2004年加入比亚迪后,领导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车型设计。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功推出了20余款车型、100余款产品,其中包括早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名列前茅的王朝系列车型。比亚迪刀片电池、DM混合动力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也毫发无伤,这都是连玉波的功劳。 2024年,连玉波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师”称号,今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不难知道,连玉波不仅实现了单一技术的突破,还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f 行业。这种基于市场视角的创新技术,从长远来看也将有助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他们的贡献的认可反映了人才评价体系和技术的一些变化。过去,企业参与技术创新一般以市场为主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研发。这种模式的一个优点是它注重技术与工业创新的整合。一项技术开发出来后,很快得到市场的检验,技术创新的效率往往很高。但缺点是研发投入往往很高。无论是直接的资金投入还是人力支持,对企业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因此,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切削技术研究并坚持科学化的长期过程的企业是非常罕见的。科学技术创新。从学术评选结果中不难发现,“企业院士”大部分来自强势央企,少部分来自龙头民营企业。这些公司本身实力就非常强大。然而,要延续这一趋势,政策层面必须继续提供支持。从国际经验来看,企业从事前沿技术研发时,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过往媒体对近年来的支持政策进行了总结,包括:不断优化支持企业创新的措施、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科技专家进入国家科技专家库、增设学者增加民营企业科技人才专项名额、不断增加引导创新要素向民间集聚的政策等。企业。相信未来援助政策将进一步完善,拥有科技实力、擅长产业创新的企业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站稳脚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